400-688-0112
在全球化教育背景下,IB課程與普通高中課程呈現(xiàn)顯著差異。國際文憑課程(IBDP)要求學生完成六大類學科組學習,包含語言文學、實驗科學等核心領域,同時必須完成知識理論課(TOK)和拓展論文(EE)等特色項目。
| 對比維度 | IB課程 | 普通高中 |
|---|---|---|
| 學科覆蓋范圍 | 六大類學科組必修 | 文理分科選擇 |
| 評估方式 | 論文+實驗+考試 | 標準化考試為主 |
| 思維培養(yǎng) | 批判性思維貫穿 | 知識體系構建 |
IB課程采用啟發(fā)式教學模式,經濟學科要求學生定期完成市場調研報告,物理課程包含大量實驗設計環(huán)節(jié)。這種教學方式要求學習者具備較強的時間管理能力和自主學習意識。
普通高中教學更側重知識體系的系統(tǒng)構建,通過大量習題訓練鞏固知識點。兩種體系在教學節(jié)奏上存在明顯差異,IB課程每周需要投入10-15小時進行拓展論文寫作和課外實踐。
IB文憑獲得者可申請全球150多個國家的大學,英美院校通常要求總分38分以上(滿分45)。普通高中畢業(yè)生通過高考體系主要面向國內高校,部分學生通過語言考試申請海外院校。
選擇課程體系時需考慮學生特質:擅長學術研究且英語能力突出者適合IB課程,偏好系統(tǒng)化學習節(jié)奏的學生更適合普通高中體系。建議家長結合學生職業(yè)規(guī)劃,實地考察上海地區(qū)優(yōu)質國際學校的課程設置。